資料可攜性對全球消費者、企業與社會變得越來越重要。 本報告探討目前的資料可攜性立法環境,並檢視消費者的資料可攜性認知,以及可能的資料可攜性模型。
隨著科技從平台式取向演進到分散式技術架構,資料可攜性成為關鍵功能。它將提供消費者更大的選擇權,並消除一些傳統平台式系統所伴隨的摩擦。然而,雖然此概念很簡單,但要達成方便使用的資料可攜有許多挑戰。
除了可能隨著數位化進步而被克服的技術障礙之外,重大挑戰在於消費者缺乏資料可攜性的意識。許多用戶確實有將資料從一個供應商轉移到另一個供應商(通常是在不同手機供應商之間)的需求,但大多對資料安全性漠不關心,而資料安全性時有效資料可攜性的關鍵要素。
全球大多數地區都缺乏有效的資料法規。而在實施有效資料法規的地方,許多主管機關都對資料可攜權的執行採取鬆散的態度,或將之作為反壟斷工具,而非聚焦消費者的權利。因此,大多數企業缺乏促進資料可攜性所需的動力,並且尚未採取適當的因應措施。
同時,消費者、主管機關與企業全都面臨迅速改變的環境。隨著區塊鏈等分散式帳本技術越來越盛行,新一代分散式網際網路Web3正在興起,而數位資產也即將成為主流。這就要求立法具有靈活性,同時也需要新的更直觀好操作的資料可攜工具,以幫助消費者和提供服務的企業更好的適應新的數位現實。
超過三分之二(70.5%)的全球受訪消費者並未閱讀其國家或州的資料隱私權法律,且僅10%表示他們曾要求將個資從一個服務供應商轉移到另一個服務供應商。
70.5%
本報告考量到資料可攜性對全球消費者、企業與社會變得越來越重要,探討目前的資料可攜性立法環境,並檢視消費者對於資料可攜性的認知,以及可能的資料可攜性模型。主要結果包括:
Web3技術以及雲端計算等分散式技術繫統的發展有可能會徹底改變對技術可攜性的需求。法規將需要變得更靈活,同時,資料可攜工具也需要變得更方便和成熟。
許多用戶確實有將資料從一個供應商轉移到另一個供應商(通常是在不同手機供應商之間)的需求,但大多對資料安全性漠不關心,而資料安全性是有效資料可攜性的關鍵要素。這包括更多的供應商與服務供應商選擇項,以及對資料被使用的方式有更大的控制權。但在達成這一點之前,仍有許多重大技術障礙需要突破。
消費者對企業如何處理其資料的信任度與他們是否採取行動減少個人資料的安全風險之間沒有相關性。人們可能不信任互聯網平臺對其個人資料的使用方式,但他們也很少採取應對措施。
超過三分之二(70.5%)的全球受訪消費者並未閱讀其國家或州的資料隱私權法律,且僅10%表示他們曾要求將個資從一個服務供應商轉移到另一個服務供應商。
雖然是簡單的概念,但資料可攜性的技術現實—— 包括被轉移資料的透明度、一致性與安全疑慮——代表必須探索促進資料可攜性的新方式。目前,技術尚未發展到能讓消費者採用的臨界點。
回到頁首